导学学术下午茶(13)| 曾静:如何提升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翻译能力​

时间:2022-04-06浏览:665

    【编者案】“导学思政下午茶”是外国语学院“导学思政”系列活动的育人平台之一,设“导学学术下午茶”、“导学书香下午茶”和“导学红色下午茶”等板块,邀请育人经验丰富的研究生导师和授课教师,共论学术思潮,齐读名家著作,同学党史校史,搭建与研究生群体的交流平台,关心关爱青年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打造“三全育人”好生态,共建大思政格局。


(通讯员 刘仕道)2022324日,外国语学院“导学思政”——学术下午茶在文澴楼323教室展开。本次学术沙龙由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导师组曾静副教授和2021级通用笔译全体研究生共同参与,以“如何提升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翻译能力及英语专业人才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为题,由21级通用笔译硕士研究生潘新月、刘贞洁以及鞠倩倩三位主讲人分别从“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翻译能力培养的理念与内涵现状及问题、提升路径几大方面进行分享,曾静副教授进行指导总结。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了更好地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彰显大国风范和担当,中国需要架起与其他国家沟通与交流的桥梁,英语翻译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高校应大力培养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使其具有丰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和浓厚的家国情怀。在这样的培养方式下,我们才能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将真实的中国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世界了解中国。

潘新月、刘贞洁及鞠倩倩同学调查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后,为大家分享了自己对于如何培养提升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翻译能力及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看法。

潘新月同学分享了她对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的看法,她认为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应该精通外语,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标准化组织运作机制与架构,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还要具备标准化专业知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同时,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应具备良好的理解能力和正确的表达能力。英语专业学生应熟练掌握翻译技能,能够在正确理解原文意思的同时,将其精准地用目标语言表达出来。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翻译能力,才能更好地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刘贞洁同学分享了她总结出来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翻译能力培养现状及出现的一些问题。她发现国内高校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有以下四大不足:高校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不够多元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相应理论研究指导、英语专业学生缺乏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评价体系仍需完善。

鞠倩倩同学查阅文献并进行调查,从六个方面总结了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翻译能力的提升路径。第一,提升文化思辨能力,促进文化自觉与文化内省;第二,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语言外能力;第三,构建双语语言知识体系,开设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课程;第四,精准实施翻译能力培养方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策略;第五,加强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中外语言融合能力;第六,提供各类翻译实践培训路径,拓宽实践探索渠道。

最后曾静老师对此次活动作出点评,针对培养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这个话题,她表示作为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同学们应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与文化自信,多阅读中文名著的经典英译本,并推荐同学阅读大卫霍克斯所译《红楼梦》。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对于其现实影响和意义都有深刻的思考感悟,大家都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