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书香下午茶(3)| 王娜:流散、受难和救赎——马拉默德《伙计》中犹太性的体现

时间:2022-04-06浏览:631

   【编者案】“导学思政下午茶”是外国语学院“导学思政”系列活动的育人平台之一,设“导学学术下午茶”、“导学书香下午茶”和“导学红色下午茶”等板块,邀请育人经验丰富的研究生导师和授课教师,共论学术思潮,齐读名家著作,同学党史校史,搭建与研究生群体的交流平台,关心关爱青年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打造“三全育人”好生态,共建大思政格局。


(通讯员 位若男)2022331日,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导师组在院学术研究中心201开展书香下午茶活动。英语语言文学导师组王娜教授和2020级、2021级英语语言文学全体研究生以“流散、受难和救赎——马拉默德《伙计》中犹太性的体现”为主题,开展了一场生动学术讨论

首先,主讲人位若男同学介绍了主题的研究价值,从作者作品和犹太性三个角度切入。二十世纪著名犹太文学作家马拉默德笔下有很多典型的犹太人物。马拉默德尤擅长书写底层犹太人的苦难生活,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犹太民族苦难的深切同情。马拉默德第二篇长篇小说《伙计》曾获美国文艺院颁发的罗森塔尔奖和美国犹太图书委员会颁发的达洛夫纪念奖,被《时代周刊》列为“自1923年至今一百部最佳小说”之一。但是,学术界对于马拉默德作品的犹太性争议很大。这两种对马拉默德作品极端的评价会让一些读者感到困惑,因此研究马拉默德作品中的犹太性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主讲人简要介绍了《伙计》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以及小说如何体现犹太性,最终落脚在流散、受难和救赎三个阶段。从我们知道的犹太文化的历史开始,犹太人就一直在流散。两千年来犹太民族四处流浪、漂泊不定,其中的辛酸无法言说,犹太文化更是受到了摧毁。小说中莫里斯也是为了躲避俄国纳粹的大屠杀,从俄国移民到美国,后又从犹太人聚居区搬到了非犹太人居住区。犹太人忍受苦难来“救赎”自己,不仅仅实现自己的犹太人的身份,还需要以忍受个人痛苦的方式去“救赎”非犹太人,从而实现“人人都是犹太人”。莫里斯在受苦受难中救赎了弗兰克,使弗兰克飘泊的灵魂找到了归宿。莫里斯给人以爱的同时,自己的心灵也得到慰藉和净化。同时犹太精神也会一直传递下去,并且这种精神的力量会感染越来越多的非犹太人,最终全人类共同的努力会使犹太精神得以延续并升华。

随后,参会的文学专业研究生们探讨了什么犹太性的问题。21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们就如何实现犹太人的救赎提出质疑。20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们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展开文献综述的检索工作,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更远。

活动最后,王娜教授发表了总结点评,她向同学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就小说哪些方面反映犹太性,小说采用什么文学方法以及创作技巧等方面说明马拉默德犹太性的独特之处应继续展开,挖掘作品本质。她提出,希望研究生们多读书大量阅读相关文献专著,按时进行研究讨论发散思维,一起感受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从而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力量,建设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