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研究生线上教学培养工作稳步推进

时间:2020-03-07浏览:1082

    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停下了师生们回校的脚步。根据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和学校关于做好防疫期间教育教学工作的统一部署与要求,外国语学院结合学院情况及学科特点,迅速研究制定疫情期间研究生线上教学方案,广大师生积极响应,推动研究生教学培养工作稳步有序进行。

积极响应出方案,提前部署有序推进

为保证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院余启军书记、蔡圣勤院长高度重视,精心谋划,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出台《外国语学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教育教学应急工作方案》,实施“网络授课”、“学习资源包推送”、“在线指导学生论文”等多项行动,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人员和思政工作队伍全力为师生做好各项保障服务工作,远程在线帮助师生解决各种问题,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保驾护航。


教师摇身变“主播”,勇于尝试创新招

在“停课不停教”原则的指导下,学院研究生授课教师纷纷直面全新挑战,踊跃尝试各种线上授课模式,在“超星‘一平三端’线上直播教学”、钉钉、腾讯会议、雨课堂、QQ群视频等多种网络平台上,化身为“网络主播”。从最初备课时的忐忑,到正式上课后灵活应对,虽艰辛不易,但老师们仍以极大的热情拥抱成为“网络主播”的新鲜体验。

负责《法语二外任选》课程的解静老师第一个报名参加网上授课。其实,假期赴京探亲的解老师手边一无教材二无设备,但凭借作为一名教师的敏感性和责任心,她在学校发出网上授课通知之前便“征用”了家中老人的一台旧手提电脑,同时网购了一个大内存的U盘作为装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设计制作教学PPT。通过和同学们反复讨论并演练不同的线上教学方案,解老师最终选用腾讯会议分享屏幕的工具进行在线直播。在授课中,她仍不忘结合疫情,对学生进行“正能量”引导。


(解静老师网上授课)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讲授《高级学术英语论文写作》课程的李晶老师每次线上直播集中授课结束后,就迅速切换教学平台,采取小组在线会议的形式进行师生互动,一对一布置学习任务,建立每个学生单独的学习档案。李老师表示:“这是一次全新的教学体验,对老师来说是很大的挑战,超星学习通、雨课堂、蓝墨云班课、WelinkZoom等各种学习平台都要操作一番,以防网课途中突发状况,有时候需要几个平台互相转换,其中微信群的及时讯息保障了沟通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学生们都很配合,即使信号不好,流量有限,也力争保证音频的沟通。”

(李晶老师网上授课画面)

从事外国文学教学的王娜老师认为:“对于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丰富知识、提高批判能力、培养高尚品德的最重要方式就是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在疫情期间,文学作品的阅读更是可以起到缓解焦虑、平静内心的作用。”因此,在《语言文化与身份》课程开课前,她通过微信群给学生发放“学习资源包”,推送大量文学经典著作和专业书籍,并要求学生在完成规定阅读任务的基础上,撰写读书报告。该课程的学生们反映,虽不能当面授课,由于网上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师生讨论充分,课堂效果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曹宇老师采用语音直播和屏幕分享等技术手段,实现了《语义与语用研究》课程的网上授课。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周新平老师也积极探索超新直播、QQ群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在云端直播“日本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尹蕾老师在超星直播平台《日本文学史》授课,通过QQ群发布学习资料,布置学习任务,网上授课时,由学生先进行解读,老师进行讲解分析梳理总结。

(曹宇老师网络授课页面)

(周新平老师网络授课画面)          (尹蕾老师网上授课页面)

此外,因为各种原因不便进行网上授课而选择“线上预习+线下授课”模式的老师们,也都积极地在QQ学习群中布置课前预习内容,在线答疑。

翻译硕士导师组袁奇老师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慕课,布置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商务翻译的基本素养和广阔的社会应用价值。研究生公共外语教学部的老师们在胡红萍、冯曼、李剑波等老师的带领下,利用线上开放的学术资源,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等途径,向研究生布置预习任务,组织研究生开展课堂预习。与此同时,他们也通过微信群、电话等方式积极组织老师们对全校研究生英语分级教学的前期效果进行认真总结,并讨论、规划如何结合研究生院专业外语提升计划项目探讨今后教学发展的创新思路。

     

       翻译硕士导师组袁奇老师的《商务英语笔译》课    研究生公共外语教学部刘艳芳老师的《管理英语》课


疫情无情人有情,指导关怀师亦友

一向重视人文关怀的外国语学院导师,在这次重大疫情面前,对研究生从学习、生活到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用行动诠释了师者的大爱之心,上演了一段段教书育人的暖心故事。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胡惮教授平时每周都会组织一次师生见面讨论会,学生汇报一周的学习、文献阅读、科研情况,老师进行指导点评并布置下一周的研究任务。在抗击疫情期间,师生虽不能见面,但讨论会并没有因此而中断,全部转移到网上进行,学生们迅速进入科研学习新常态。学生们还根据研究方向建立小组讨论群,没有考虑成熟的问题,先在小组群中讨论,成熟后的观点再转到大群中或者每周汇报时发表。

(胡惮教授通过微信群与学生交流论文写作)

阮全友教授今年过年回了老家,平时所用的设备和资料没有随身携带,但他坚持利用百度网盘、邮箱、微信给学生提供电子文献、批改论文,通过QQ语音、视频召开讨论会,指导研究生学习、研究、课题讨论、毕业论文指导。在关注学生学业的同时,他通过微信群关心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鼓励学生在家保重身体,关注疫情,积极抗疫,令学生倍感温暖。

(阮老师通过微信关心学生健康,指导学生学习;

通过QQ视频召开师生远程讨论会)

翻译硕士专业的占俊英教授多年来习惯于当面给学生逐一指导、修改论文,此次疫情阻隔了她与学生见面,经过不断摸索,她终于找到了视频修改论文的有效方式,既能与学生面对面沟通讨论修改意见,让学生一一对应修改,又能及时找出学生犯错的原因,对症下药。占老师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十分关注,一直监督学生早睡早起早打卡,鼓励学生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细腻而真诚的关爱让学生们忍不住都称她为“占妈妈”。

(占俊英老师通过微信指导论文)

曾静副教授今年春节留守武汉,所住单元是小区新冠肺炎最严重的单元,恐慌之余不忘克服情绪障碍,主动关心安慰同样陷入恐慌的学生。因为眼睛老花,又不能出门配老花镜,曾老师看电脑屏幕非常吃力,文字批注又很耗费时间,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她指导学生工作添了诸多麻烦。然而,一向认真的曾老师克服种种困难,坚持通过邮件、微信等给学生进行论文指导,展现了导师无私无畏的担当。

(曾静老师通过微信和邮件指导和关心学生)

冯曼副教授体验了各种交流手段齐上阵的“酸爽”。建立课堂QQ群布置课程预习任务、答疑时,语音、文字交流、录播视频齐上阵;指导研究生论文时,除语音交流外,也会在电子论文上给出文字批注,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到位,如记忆模糊时对老师的指导意见又有文字可查。不断摸索中的冯老师表示困难越来越少了,学生也能积极配合,师生互敬互爱、教学相长。

李宏顺副教授表示:“疫情凶猛,导师学生不得不分隔各地,物理距离并不会影响研究生培养和指导效果,借助网络的高效、互通、互联,指导可以从线下转到线上。”他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真实翻译项目驱动的翻译硕士教育模式,带领20197位专硕研究生参与儿童绘本书以及学术著作的翻译。另外,李老师坚持每两周组织一次微信会议,集中探讨翻译的难点和方法,帮助学生有效提升翻译技能。

(冯曼老师在微信群中指导翻译实践)  (李宏顺老师通过微信群布置学习任务)


    隔空不隔爱,隔离不隔心

    自疫情发生以来,学院党委副书记王芹、辅导员李颖一直在网络上陪伴着同学们,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的身体、心理、学习状况,以爱育爱。在得知学生家中亲人感染新冠肺炎后,王书记和李老师一直保持微信、QQ电话隔空联系,给予关爱和鼓励,并积极向学校争取特殊困难补助。三名研究生在日本大分大学学习交流期满,近期准备回国,辅导员专门成立留日回国对接群,第一时间给予关心和指导,并提醒学生做好返前、返中、返后三个环节有效防控,安全返家。

   

疫情“宅家”不虚度,线上学习“心”体验

    疫情之下,外院教师始终以恒心守初心,用奋斗担使命,无论在哪里都毅然坚守教师的职责,无论多困难都牵挂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外院研究生学子虽身宅家中,始终不懈怠不虚度,在保证身体健康的状态下做好线上学习,实现“身宅心不宅,学习不断线”。哪怕只能在网上交流,同学们亦能感受到老师们的精心准备和谆谆教诲;哪怕隔着屏幕,也无法阻挡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

18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伍晓飞表示:“这次新冠肺炎导致了延迟开学,不能在校园学习,但网上打卡群、网络直播课、在线辅导答疑等多元化的网络学习平台,让我们可以合理调整学习方式,虽远隔千里,但也‘天涯若比邻’。”

19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罗莎说:“疫情阻挡了我们回校的脚步,但阻挡不住我们学习的脚步。我们积极响应祖国号召,不出门,不聚集,在家安心学习。没有学习环境,也要创造学习环境,合理利用线上学习资源,不让疫情成为我们学习路上的绊脚石。”

在疫情结束前,外国语学院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总体部署和安排,加强培养过程管理,确保本学期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有序进行,保质保量完成研究生教学工作,共同期盼美好春天的到来!


文字:玄涛

审核:阮全友 王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