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翻译学术系列讲座(三)

时间:2017-05-09浏览:740

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赵军峰教授学术讲座

应我院翻译硕士教育中心邀请,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赵军峰教授于55日上午为我院师生奉献了一场“法律翻译学科建设:理念与思考”的学术讲座。外国语学院院长王革教授主持本场讲座,中国政法大学/同济大学博导张法连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屈文生教授、我院翻译硕士教学团队、研究生教研室部分教师、翻译硕士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本场讲座。

赵军峰教授首先回顾了中国翻译近30年来的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对中西方对“法”的不同定义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和解读。他认为,当前翻译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而法律翻译更是翻译界的热门议题。赵教授指出:“翻译与法律关系密切,是连接世界、沟通不同语言文化的唯一途径”,在场的师生备受启发。

接着,赵教授对法律翻译的本质与目的、法律英语的特征、法律文本与法律翻译、法律翻译原则、法律学科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他提到:“法律翻译作为一个翻译类别,有其翻译的特殊性。作为一个法律翻译工作者,我们要做的是准确传达原文的内容,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应发挥自己的主观思想。”赵教授同时认为,翻译是一门推动社会发展的工具,在大数据、智能化的今天,开展法律翻译教学和实践活动也应顺势而动,拓展新视野,掌握机辅翻译技术,通过产学研结合,提高法律翻译人才培养质量。

讲座的最后,赵教授结合近些年在翻译实践中的亲身体会,阐发了“翻译五味”。他认为:翻译之乐源于语言之魅、文字之美和文化之奇;感受翻译之乐的过程即是不断发现错误,并不断自我修正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他把译者的成长比作禅修,体验生命形态,发现自我“本来面目”,“见性成佛”,体会“山穷水尽疑无路”后的“柳暗花明”,领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禅意;做翻译需“知之”、“好之”和“乐之”,“芒鞋踏遍岭头云,春在枝头已十分”。赵军峰教授生动诙谐的语言,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的博学给在场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革院长在总结发言中称赞赵教授的讲座内涵丰富,观点深刻,让我们受益匪浅,尤其是其所倡导的“立格”和“传意”更是给法律翻译工作者和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准则和要求;我们应对所讲内容慢品、细领,继而融会贯通,内化成自己的行动准则。王革院长指出,翻译最重要的是实践,只有多实践才能练就真功;一个合格译者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在这个过程中翻译工作者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脚踏实地。最后,王革院长表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依托学校主干学科优势,与兄弟院校通力协作,一定会在法律和商务翻译人才的培养上大有作为,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跨学科背景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