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法律)外译:机遇、挑战和解决之道——记张立新教授学术讲座

时间:2018-05-23浏览:826

(通讯员 高晟)2018518日上午8点,我院在文波楼语音210教室举行主题为“中国文化(法律)外译:机遇、挑战和解决之道”的学术讲座,主讲人张立新教授,系全国法律文学研究会会长、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科带头人、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本次讲座由我院翻译硕士导师组组长、翻译研究中心主任朱勇副教授主持,我院部分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在讲座正式开始前,朱勇副教授对张立新教授的学术经历和学术成果做了详细介绍,并代表我院全体师生对张立新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讲座伊始,张教授首先向介绍了法律文学及法律文化外译的前景,指出其认可度在国内外不断提升,引发了在场学生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思考,他还表示做学问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同学们不断深究。张教授平易近人的风格和诙谐的语言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接着,张教授从机遇、挑战和解决之道三个角度讲解了中国法律文化的外译之路。他表示,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刚需,以及各学科作为一门独立专业的意识自觉,国内已经形成了一股翻译浪潮。自2011年开始,中国翻译市场发生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变化,即中国对外翻译工作量首次超过了外译中,这说明中国已经从一个输入型翻译市场转向输出型市场。而在场的翻译硕士正是这场翻译浪潮的受益者与中坚力量,这对同学们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其次,张教授介绍了我国现阶段中译外工作主要面临着人才短缺矛盾、社会上普遍对外译本质的了解不足、劳动强度大、报酬低等严峻挑战。而法律文化外译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教授结合本人从事的两个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华文化外译项目的研究过程和翻译实践,对法律术语、法律思想、人名、地名、官衔、官职、机构等做出的一些查证和翻译工作,向同学们充分展示了翻译和做学问是一个反复斟酌的过程,需要同学们肩负使命感,勇于迎接挑战。

随后,张教授高屋建瓴地分析了当代中国翻译工作的出路第一是要加强翻译学科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第二是重视翻译,尊重翻译规律;第三是建立健全的翻译专业选拔和认证体系。

最后,朱勇副教授对本次讲座做了点评和总结,他指出翻译人可以借鉴北大法学院朱苏力教授所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的学术思想,充分重视并挖掘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翻译本土资源,努力做好中华文化的外译工作。朱勇副教授还邀请张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自由探讨张教授的热心与激情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讲座在一片欢声笑语中顺利结束。